白榆种子播种及育苗技术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1种子处理

1.1种子的采集。上一年果熟后应及时采集所需的种子,并对所采种子进行必要的调制,达到种子纯净、颗粒饱满、无病虫害感染。

1.2白榆种子的处理及催芽。为保证出苗整齐,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,白榆种子需经低温砂藏层积催芽。方法为:上冻前,将调制好的种子用40℃的温水浸泡48h后,再用2g/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.5h,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,并与3倍于种子的湿河砂混合均匀后放入砂藏坑。砂藏坑要求建在背风朝阳、地势较高的地方,深、宽各1.5m,长度依据种子数量而定,坑底平铺30cm厚的鹅卵石或砖,有利于排水。上、下各铺20cm厚的湿河砂,中间放入种砂混合物。在坑内每隔1m插一束高粱或秫秸,以利通风,上面用草帘盖严。春季播种前3——40,将种砂混合物取出,堆成堆催芽。注意浇水和勤翻动,待有20%左右的白榆种子裂嘴即可过筛,准备播种。

2整地白榆播种需选择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。上一年秋季深翻25——30cm,可以有效消灭地下害虫和病菌,同时增强蓄水保墒能力。春季耙地,深度22——25cm,结合耙地每667㎡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kg、磷酸二铵20kg、硫酸钾20kg;同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,每667㎡地施入硫酸亚铁30kg,氧化乐果1000ML,混合均匀施入,准备做床。

3做床为便于机械作业,床面宽105cm,床沟宽35cm,床高15cm,长度依地势而定,要求床面平整,床沟平直,将床浇透水,用平耙将床面搂平,准备播种。

4播种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,采取的方法是用播种拍顺床条播5行,播幅为12cm,每667㎡种子用量为17.5kg。播后随即镇压,然后均匀覆0.5cm左右的细砂,并及时浇水。

5苗期管理5.1浇水。在播种后出苗前要及时浇水,保持床面湿润,防止种子芽干。在地温达到25℃以上的情况下,40即有种子破壳出土,此阶段浇水的原则以少量多次为准;120基本出齐,并逐渐长出真叶和侧根。此时,浇水的原则以床面不干为宜,避免地温过低,影响苗木长势。

5.2除草、松土。在苗木生长期间,除草要坚持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则,同时,结合除草进行松土。

5.3间苗、补苗和定苗。在白榆苗高2cm,并有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、补苗。在阴天用移苗器打孔移苗、补苗,注意移完之后务必用水车将苗床浇透,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。在播种苗长到4cm高,真叶长出4片时进行第2次移苗。此次移苗按4cm×5cm的株行距定植,使每在白榆苗高2cm并有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、补苗。在阴天用移苗器打孔移苗、补苗,注意移完之后务必用水车将苗床浇透,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。在播种苗长到4cm高,真叶长出4片时进行第2次移苗。此次移苗按4cm×5cm的株行距定植,使每㎡保留白榆苗400株左右,每667㎡出圃苗量不低于15万株。保留白榆苗400株左右,每667㎡白榆苗高2cm并有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、补苗。在阴天用移苗器打孔移苗、补苗,注意移完之后务必用水车将苗床浇透,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。在播种苗长到4cm高,真叶长出4片时进行第2次移苗。此次移苗按4cm×5cm的株行距定植,使每㎡保留白榆苗400株左右,每667㎡出圃苗量不低于15万株。

5.4追肥。在苗木长出真叶后即可追肥,每次追肥间隔期100,原则是少量多次,肥量逐步递增,化肥用硫酸铵。第1次每66㎡施入2kg;第2次每667㎡施入3kg;第3次浓每667㎡施入4kg;为避免烧苗,每667㎡施入量最大不能超过6kg。追肥方法是将硫酸铵稀释后加入水车进行叶面喷洒。注意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,防止烧伤茎、叶。7月下旬停止追氮肥,多追施磷、钾肥。对苗木追施磷、钾肥,促进粗生长和木质化,防止贪青徒长。具体方法是用喷雾器每70向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,浓度为3g/kg,每667㎡用量120g。在白榆当年播种苗封顶时,苗高可达35cm,地径达0.4cm以上,苗木健壮。

5.5病虫害防治。白榆播种苗病害主要是猝倒病。猝倒病用0.3g/kg的硫酸亚铁防治效果较好。害虫主要是地下害虫蛴螬,叶部虫害较少。防治蛴螬的方法是使用熏蒸类和内吸型农药,效果比较理想。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应本着经常观察、早发现、早预防的原则。

5.6越冬防寒。华北地区特别是笔者所在的围场地区,冬季和早春干旱低温,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苗木严重的生理干旱,从而造成育苗和造林失败。为此,对于当年白榆播种苗需进行越冬防寒处理。方法主要采取原地越冬,在叶全部落光后上冻前进行原地埋土越冬,具体方法是首先浇透上冻水1次,然后将苗木向一方扳倒,上方覆盖厚约10cm的土,盖严、拍实,注意勤观察,防止失水和漏风;翌年春季根据土壤解冻后,适时撤去防寒土,准备移植和出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