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栽培技术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黄芪为豆科多年生深根系草本植物,入药品种分东北黄芪(义称膜荚黄芪)和蒙古黄芪两个种,均以干燥的根入药。黄芪具有补气固表,利尿托疮等功效,主治表虚自汗,脱肛,子宫脱垂,慢性肾炎等症。我国北方主产黄芪俗称北芪,是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优质地道药材,国内外市场年需要量约1000万公斤上下,人工栽培开发潜力大、野生东北黄芪(膜荚黄芪)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有一定坡度的疏林间。喜凉爽气候,耐寒耐旱,怕热怕涝。在土层深厚,富含腐殖质,透水性强的含砂砾土上生长良好。不宜在粘土和强盐碱地上种植。

一、形态特征

膜荚黄芪又名北芪,东北黄芪。多年生草本,茎高60——150厘米,有白色柔毛,主根粗壮,长棒形,外部淡褐色,内部黄白色,多头,径2——3厘米,有白色柔毛,托叶卵形,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,总状花絮掖生长于茎顶部,长2.5——6.0厘米,仡长15——18毫米,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5——14对,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7——30毫米,宽3——15毫米,花萼钟状,被毛细,萼齿短,花冠淡黄色,旗瓣无爪,较翼瓣和龙骨瓣长,雄蕊两体,子房有毛,有子房柄,荚果膜质,膨胀,长2.0——3.5厘米,宽8——12毫米,伏生黑毛或具白色细毛,种子肾形,花期7——8月,果期8——9月。

蒙古黄芪又称黄芪,内蒙黄苠,多年生草本,主根长而粗壮,茎直立,高40——80厘米,与膜荚黄芪的主要区别是小叶数目较多,多达10——18对,形状较小,长4——10毫米,宽3——5毫米,托叶三角状卵形,花亦较长,长18——20毫米,黄色,花期较早(6——7月),果荚无毛。野生黄芪主要分布于东北,内蒙古,河北,山西,陕西,甘肃,宁夏,青海,山东,四川等省区,北方各省均有栽培。

二、生长环境

黄芪喜凉爽气候,耐寒耐旱,怕涝,野生于草原干燥向阳的坡地,在东北多生长在稀疏开阔的林中空地和山谷冲积地,以土层深厚,富含腐殖质,透水力强的中性和近于中性的沙质壤土为宜。

三、生物学特征

黄芪根的特性,2年生以上的黄芪根已深入地下。抗旱能力逐渐增强,对土质水分要求降低,土质湿度过大或积水,易引起根部腐烂。黄琵根对土壤适应性很强,但土质的颜色,质地,土层厚度都直接影响黄芪根的产量与品质。土壤过粘,根生K慢,常常形成鸡爪芪或畸形,土质过沙,根组织小质化程度高,粉质少,从土壤厚度来看,生于薄土层中的根系入土浅,枝根多且粗,俗称“鸡爪芪”,生长与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中的黄芪根直立生长,俗称“鞭秆芪”。

黄芪种子的特性:黄芪种子有硬实现象,即种子表皮失去了透性,即便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也不能膨胀发芽,其原因是:黄芪种皮有较致密的栅栏细胞,栅栏细胞内含有果胶物质,由于果胶物质在高温干旱下迅速脱水,细胞失去了吸胀能力,使种子皮硬化,又因黄芪种子小,种脐小而且结构致密,造成吸水闲难,从而使黄芪种子形成硬实。

四、选地整地

根据东北黄芪的生长习性选择排水良好,有一定坡度表层含腐殖质,中下层含有砂砾土透水性强的林地腐殖土。多年熟地应采用全面深松机对耕地进行一次全面深松,深松深度40——50公分,以打破犁底层,创造一个有利黄芪主根深扎的耕层条件。为实现优质高产,亩施农家肥2——3吨,过磷酸钙25——30公斤,施肥后将耕地打成45公分小垅以备播种。

播种方法黄芪用种子繁殖,可分直播与育苗移栽两种方法。小面积栽培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其产量较直播高30%——50%。黄芪种子具有硬实性,一般情况下硬实率可达40%——80%以上,播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,方法可接2分种子一分筛过得河沙混拌均匀后摩擦10——15分钟,播种时可混沙播。播种分春播和夏伏播,墒情好的田块可进行春播,播种应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进行,垄播可采用条播、点播均可,育苗田可打高畦。宽度以1.3——1.4米,畦田高35——40公分左右,播种也可采用散播方法,直播亩播种量2——3公斤,覆土深度以2公分左右为宜。为实现优质高产,垄距应在40——45公分左右。播种后应及时镇压,以防跑墒。移栽可在播种当年10月上中旬进行,选跟条长,粗壮,无病虫害的优质苗进行移栽,行距40——45公分,栽苗时用铁锹在垄上开斜沟,斜栽苗2棵,下穴与上穴穴距15公分即可,每亩约栽黄芪苗15000——20000株,栽后进行一次镇压。

田问管理黄芪幼苗生长缓慢,应加强松土除草,并间去弱苗和过密的苗子,当苗高10公分左右时,直播田按株距10公分定苗,一个生长季节内需除草3——4次,幼苗和返青期需水较多,雨季应特别注意排水,否则易烂根,定苗后,应增施一些化肥,一般亩施二胺5公斤,过磷酸钙5公斤,花期亩施二胺5公斤。

五、病虫害防治

白粉病,受害株病叶早黄脱落,在气温19——20,空气相对湿度40%——60%时,病害蔓延迅速,病菌在寄生植株上越冬。防治方法:发病前或发病初期,每10天喷一次波美0.2——0.3度石流合剂或用50%托布津可湿性粉N800——1000——液喷雾。

紫纹羽病,主要危害根部,病斑初呈褐色,最后呈紫褐色,并逐渐由外向内腐烂,烂根的表面有紫色菌索交织成膜和菌核,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发黄脱落,最后整株枯萎。一般高温多湿,地下水位高,土质粘重地快易发病。防治方法:合理选地,不重茬,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——4年轮作加强田问管理,及时排除田间积水,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,用5%石灰乳浇注病穴。

害虫,为害黄芪的害虫有种子小蜂,蚜虫,芫青,豆荚萁等,可用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六、采收加工

黄苠播种后2——3年即可采收入药,生长3年的质量最佳,野生黄芪6——7年采收,年头过久易黑心,15年不收则朽根,不堪入药。育苗移栽的一般二年便可采收,秋季在910月或第二年春季在越冬芽萌动之前进行采挖。大面积种植可用全面深松机进行采挖,效果好,速度快。也可用人工刨挖,挖出后抖净泥土,切去芦头和须根,晒干分等打包出售,一般亩产干货250公斤,亩产值4000——5000元,目前东北黄芪较贵,也可作收种籽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