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种子育苗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(1)选种

应选择生长快、树皮产量高、有效皮厚、品质好、树叶产量高、干型好、抗性强、无病虫害、未剥过皮的光皮杜仲植株为母树。一般来说,杜仲在定植后6——8年就可开花结果,但结果初期种子质量不高,且不稳定,因此,最好选择20——40年生的植株进行采种。种子以饱满、有光泽、种皮黄褐色或棕褐色、呈白色或米黄色、有油质的为佳,干瘪、黄绿色或青绿色的不宜作种。当大部分种子成熟(10月下旬至11月)后,在晴天无风时采收。采收可用竹竿轻敲树枝或轻摇树枝,使种子掉落在地上事先铺好的布上或塑料薄膜上,随即除去未成熟的种子和杂物。

(2)种子处理和贮藏

杜仲的种子可即采即播(播前可不作处理),也可将种子放在通风处阴干(不能用火烘烤或置于烈日下曝晒)待播。干燥种子的标准是含水量为10%——14%。种子含油率高,胚芽较小,很容易丧失发芽力,因此,在存放杜仲种子时,最好把种子摊放在木质楼板上(水泥地板不宜),厚度以3——4厘米为宜,注意经常翻动,防止种子发烧、发芽和霉烂,也可用箩筐或布袋盛装好,放在通风、干燥、阴凉的地方。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,防止霉烂等现象出现。

(3)催芽

杜仲果皮含有的胶质会影响种子吸收水分,如不处理,发芽率低,出苗慢,尤其是经过干藏的种子。实践表明,催芽后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0%,远高于未催芽的种子(一般只有20%——40%)。催芽方法:在播种前30——50天,把种子拌入10倍的湿沙(相对湿度30%),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地面,厚35——40厘米,再覆盖好稻草,期间注意浇清水,保持湿润(注意浇水不要过多,以免烂种),每隔10——15天检查1次,当种子稍露白时,筛出种子,即可播种;也可在计划播种前20——40天(视天气冷暖而定),用左右的温水浸种(如果要促使早发芽,可用温度稍高的热水浸种),搅拌至凉后,再浸泡24——36小时,晾干后把种子和湿沙混合(丨份种子拌10份湿沙),铺于通风室内地面(水泥地不宜),待果皮软化分解、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。催芽时还要考虑温度、相对湿度和适播期等因素。

(4)播种

经催芽的种子,在日均温18-20℃时,经15——20天即可发芽(若气温较低,发芽则相应推迟)。播种过迟或土壤干燥会导致幼苗出土不良。

冬播为11——12月,发芽率最高,出土早而整齐;春播为1-3月,气候温暖的地区可早播,发芽率也较高,寒冷地区可稍迟。我国南方宜春播,在春季,当曰均气温在10℃以上时,即可播种育苗。选择地势向阳、疏松肥沃、排灌方便、阳光充足、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(酸性大的土壤在整畦时亩施50千克石灰中和酸性)作苗圃地,每亩施2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,整地并做成宽130厘米左右的小畦。播种时按3——6厘米x20——3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,每亩用种量6——10千克。播种前苗床要浇透水,播后覆土1厘米厚,盖草,保持湿润。

(5)苗期管理

杜仲幼苗性喜湿润,忌旱,怕涝。苗床应每隔2——3天在早、晚各浇水1次,在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。当幼苗出齐后,要及时将盖草移入行间,以保持苗床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。移盖草等工作可结合第1次除草进行。当幼苗具5——6片真叶时在阴天进行间苗、补苗,以提高成活率,按株距4——7厘米定苗。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,通常要追肥3-4次,分别在幼苗具2、5、8、10片真叶时进行,先稀后浓。第1次每亩施人畜粪尿水(去渣)1000千克,第2次施:2000千克,第3——4次在第2次的基础上每亩加施硫酸铵6——7千克(尿素减半)。施肥时切忌沾到叶片上,以免烧伤幼苗,施后盖土,以防肥分流失。幼苗经1年左右的培育,高40厘米时,便可出圃移栽。由于杜仲幼苗主根长,侧根多,起苗时应适当深挖,尽量带土移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