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种子
大黄种子
大黄种子发芽力可维持4—8年,新鲜种子比陈种子发芽率高。大黄种子千粒重为12.5克左右,一般发芽率仅60-%95%。发芽的温度为10~30%,最适温度为15-20℃。
大黄种子
大黄种子
详情介绍
The seeds series

大黄种子大黄

一、选地整地

        种植大黄要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,耕后除去草根、石块,施适量的厩肥或堆肥。平整土地后作成宽1.3米,高30一40厘米的畦,以备播种育苗。移栽地必须深耕33厘米以上,耙细,使土壤疏松、平整。翻地时应结合施肥,每亩(667平方米)可施3000~4000千克厩肥。 

二、种子繁殖

        大黄种子发芽力可维持4—8年,新鲜种子比陈种子发芽率高。大黄种子千粒重为12.5克左右,一般发芽率仅60-%95%。发芽的温度为10~30%,最适温度为15-20℃,在此温度范围内48小时即可发芽。如温度低于2℃需40~46天才能发芽;低于0或超过35℃,发芽受到抑制。春播的种子最好进行催芽处理,将种子放入l8~20℃的温水中浸6~8小时,浸后捞出,用湿布覆盖,每天用凉水冲l一2次。当有l%~2%的种子萌芽时便立即播种,播种分条播和撒播。条播者横畦开沟,沟距25-30厘米,播幅10厘米,深3~5厘米,每亩用种量34千克。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,每隔2~3厘米1粒种子,播后盖细土,以盖没种子为度,最后畦面盖草,每亩用种量5—7千克。如土壤干燥,播种前3~4天畦面浇水后再行播种,以保证种子顺利发芽。 

三、苗期管理

        大黄育苗播种后如温度、湿度适宜,7-15天发芽。发芽后于午后将盖草揭去,苗出齐后及时除草浇水。如幼苗太密,可结合第一次除草间苗。条播每隔4}5厘米留苗一株,撒播每隔5}6厘米留苗一株。初冬回苗后用土、草或落叶覆盖,至次年萌发时揭去覆盖物。如发芽正常,管理得当,每亩可定植35-50亩。直播苗期管理与育苗移栽法相同,间苗1-2次,在苗高10-15厘米时定苗,每穴1株。 

四、移栽

        春播者于第二年3~4月移栽,秋播者于第二年9-10月移栽。移栽时,选根有中指粗的幼苗(过小的幼苗留在苗床继续培育),掘起后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,按行距70厘米、株距50厘米开穴,穴深30厘米左右,每穴栽苗(或子芽)1株。春季移栽的盖土宜浅,使苗叶露出地面,以利生长;秋季移栽的盖土宜厚,应高出芽嘴57厘米,以免冬季遭受冻害。覆土后,穴内土面应较地面低10厘米左右,以便追肥与培土。大黄栽后第一年,由于苗小而行距大,在海拔高的地方可间种马铃薯、大豆等适于高山生长的作物,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可间种玉米。 

五、移栽后的田间管理

        大黄系耐肥植物,且以根及根茎人药,故需磷钾肥较多。每年每次中耕除草后,都应追肥1次。春、夏两季施油饼或人畜粪尿,秋季用土杂肥及炕土灰防冻,在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。大黄根茎肥大,不断向上生长,所以每次中耕除草或追肥时均应培土,以促进根茎生长,并利于排水防冻。大黄移栽后在第三年和第四年的5-6月间抽薹开花,消耗大量养料,因此,除留种者外,均应及早摘除花薹,以利根茎发育。在花薹刚刚抽出时,选择晴天用镰刀将花苔割去,并培土到割薹处,用脚塌实,防止雨水浸入空心花序茎中,引起根茎腐烂。 

六、留种和采种

        选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、品种较纯的3年生植株,于5~6月抽花薹时设立支架,以免被风吹断。大黄种子成熟时极易被风吹落,应经常注意生长情况。7月中下旬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,即应迅速割回植株,存在通风阴凉处使种了后熟,数Et后摘下作种用。供春播用的种子应阴干贮藏,勿使受潮发霉。 

七、越冬期的管理

        当地上部分枯萎后,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,集中烧毁,减少越冬的病虫源,以减轻翌年病虫害的发生。大黄经过1年的生长,土壤中的养分基本消耗殆尽,为满足翌年大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,在大黄停止生长后,每亩需用土杂肥4000千克,加入过磷酸钙l5千克左右,拌土壅蔸防冻,使大黄安全越冬。因水的比热较大,灌水可提高土壤的热容量,有一定的防冻作用。灌水宜在立冬前一次灌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