枫香栽培造林技术及特征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一、形态学特征

枫香为乔木,高达40米,胸径最大可达1米,树皮灰褐色,方块状剥落;小枝干后呈灰色,被柔毛。略有皮孔;芽体卵形,长约1厘米,略被微毛,鳞状苞片敷有树脂,干后棕黑色,有光泽。叶薄革质,叶互生,轮廓宽卵形,掌状3裂,边缘有锯齿,中央裂片较长,先端尾状渐尖;两侧裂片平展;基部心形;上面绿色,干后灰绿色,不发亮;下面有短柔毛,或变秃净仅在脉腋间有毛;掌状脉3——5条,在上下两面均显著,网脉明显可见;边缘有锯齿,齿尖有腺状突;叶柄长可达11厘米,常有短柔毛;托叶红色条形,游离。或略与叶柄连生,长10一14厘米,红褐色,被毛,早落。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,雄蕊多数,花丝不等长,花药比花丝略短。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——43朵,花序柄长3——6厘米,偶有皮孔,无腺体;萼齿4——7个,针形,长4——8毫米,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,上半部游离,有柔毛,花柱长6——10米米,先端常卷曲。头状果序圆球形,木质,直径3-4厘米;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,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。种子多数,褐色,多角形或有窄翅唧。果序较大,径3——4厘米,宿存花柱长达15厘米;刺状萼片宿存。花期3——4月;果10月成熟。花单性同株,雄花排成蓁荑花序,无花瓣,雄蕊多数,顶生,雌花圆头状,悬于细长花梗上。生于雄花下叶腋处;子房半下位2室,头状果实有短刺,花柱宿存;孔隙在果面上散放小形枫香种子,果实落地后常收集为中药。

二、生长特性

枫香性喜阳光,多生于平地、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。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,性耐火烧,萌生力极强。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性喜光,幼树稍耐阴,耐干旱瘠薄土壤,不耐水涝。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。深根性,主根粗长,抗风力强,不耐移植及修剪。种子宜置于通风干燥处,有隔年发芽的习性,不耐寒,黄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,不耐盐碱及干旱。枫香多分布于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,北起河南、山东,东至台湾。西至四川、云南及西藏,南至广东;亦见于越南北部、老挝及朝鲜南部。

三、造林技术

整地要求块状整地,种植穴规格为40厘米x40厘米x30厘米。造林方式山区可以造小片纯林,丘陵地区可以与针叶树种或阔叶树种进行混交造林,也可以对疏林地实行补植造林,形成针阔或阔叶混交林。纯林造林,株行距为2米x2米,植苗1740株/公顷:补植造林视原林分密度而定。植苗造林自冬季苗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;直播造林于春季进行。植苗造林栽植幼苗1株/穴,做到苗正、根舒、覆土踏实。直播造林,播放种子10粒/穴,覆土1厘米厚,上盖碎草。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,选留粗壮苗木1株/穴。萌芽更新,在采伐上,如原有枫香树,则让其萌芽,按一定密度选择生长健壮、树干通直、无病虫害的萌芽条,以人工方式促进其天然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