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用杜仲园栽培模式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       (一)茶园式叶用杜仲园 这种栽培模式借鉴了茶园栽培方式,以生产、利用杜仲叶为主。按植株修剪形状又分为球形栽培和篱带状栽培。球形栽培,行距 2.0m,穴距 2.0m。每穴栽植 5~7 株成丛状,留主干 0.5m~0.7m,萌条后逐步修剪成球形。篱带状栽培,带宽 1.0m,带距 2.0m,带内双行栽植,三角定植,株距 0.5m,栽植后留主干 0.8m~1.0m。在生长期内,采叶时间不受季节限制,可根据需要连续采摘嫩叶或嫩芽,生产杜仲茶及杜仲液体饮料等保健品。落叶还可以提取杜仲胶,生产杜仲饲料添加剂或中成药。 为了保证球形或篱带状杜仲园的旺盛生长,提高产叶量,每年应在春节前重剪 1 次。该栽培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,原料供应方便、及时,便于采集等特点。并能较好地保存原料有效成分的自然风味。杜仲茶园应高度集约经营,并和加工厂配套,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。一般,栽植当年即可采叶利用,栽植第 2 年每公顷可产绿叶 4.5t,第 2 年后每公顷产绿叶 6.9t~10t。

     (二)高密度叶用杜仲园 随着杜仲叶用范围的不断扩大,尤其是杜仲胶开发规模的迅速扩大,为杜仲栽培提出了新的课题。因此,改进杜仲栽培模式,提高杜仲产叶量和产胶量,具有积极、现实的意义。 高密度叶用杜仲园可采用宽行 1m,窄行 0.5m,株距0.3m的栽植密度,每公顷栽植20000~66700株,采用华仲 2 号、华仲 3 号、华仲 4 号、中林大叶 1 号良种雌株或高含胶无性系造林。栽植第 2 年从地上15cm~20cm 处截干,每株留萌条 2~3 个,以后每年秋末落叶前采叶,在采叶的同时,将萌条剪去,截干部位和第 2 年相当。高密度栽培模式经营的周期短,栽植第 2 年每公顷产叶量可达 5.3t~6.4t,以后每年稳定产叶量可达每公顷 6.8t~9.0t。但要求集约化水平较高,对立地条件也有较强的选择性,适宜在土质疏松、肥沃,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区或平地应用,最好与杜仲胶的开发相配套,离胶厂距离较近,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,综合利用后取得较好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