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柏的本草考证

发布时间:2021-11-16  浏览量:0

黄柏原名“檗木”,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,“檗木味苦寒”,主五脏,肠胃中结热,黄疸,肠痔;止泄痢,女子漏下赤白,阴阳蚀创,一名檀桓,生山谷。《名医别录》称之为“黄檗”。但在尚志钧辑校的《名医别录》中,亦称之为“檗木”,未见“黄檗”字样。李时珍云:“檗木名义未详”。《本经》言:“檗木及根,不言檗皮,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?俗作黄柏者,省写之谬也”。掌禹锡谓:“按《蜀本草图经》云:檗木,黄檗也。

树高数℃,叶似吴茱萸,亦如紫椿,终冬不凋,皮外白,里深黄色,其根结块如松下茯苓皮紧、厚二三分,鲜者上。二月、五月采皮,日干”。从本草的植物描述及所附原植物图看,古时药用的“檗木”或“黄檗”与现今的黄皮树(川黄柏)特征基本相符,系芸香科黄柏属植物。《名医别录》记载:“黄檗,生汉中山谷及永昌。”梁代陶弘景曰:“今出邵陵者,轻薄色深为胜,出东山者,厚而色浅。”《蜀本草图经》又谓:“(黄柏)出房、商、合等州山谷中,以蜀中者为佳。”宋代苏颂谓:“(黄柏)处处有之,以蜀中出者肉厚色深为佳。”以上诸家所说,论述了黄柏的产地、分布、生境及其与药材质量间的关系。

经查考,古时的汉中相当于今陕西汉中、南郑、城固一带;永昌相当于今云南西部地区;房州相当于今湖北房县、竹山、保康、竹溪等县地;邵陵相当于今湖南新化以南的资水流域;合州相当于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、大足等县;商州相当于今陕西秦岑以南,洵河以东和湖北郧西县一带。国产黄柏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两类,大致是以陕西吕梁山及黄河为界,以南者为川黄柏。因此从本草记载古时的檗木产地分布情况来看,为现今的川黄柏,其原植物为秃叶黄皮树及黄皮树。本草所论述的“肉厚色深者为佳”至今仍不失为黄柏外观质量的评价标准。黄柏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,应用历史悠久,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,为五脏肠胃清湿热之药,表里上下俱到。表有热可治,表不热而里热亦可治。故《本经》云:“主五脏,肠胃中结热,黄疸,肠痔;止泄痢,女子漏下赤白,阴阳蚀疮。”皆属湿热之疴。

《别录》又补出:“疗惊气在皮间,肌肤热赤起,目热赤痛,口疮。”则所谓五脏肠胃者悉备矣。《本草拾》曰:“主热疮疱起,虫疮,痢,下血,杀蛀虫;煎服,主消渴。”朱震亨谓:“黄檗,走至阴,有泻火补阴之功,非阴中之火,不可用也。”《医学入门》:“黄檗,治眼赤、鼻查皮、喉痹及痈疽发背,乳痈脐疮亦用。”东垣云:“泻下焦隐伏之龙火,安上出虚哕之蛔虫,单治而能补肾不足,生用而能补阴痿厥,凡下体有湿,瘫痪肿痛,及膀胱水,小便黄,小腹虚痛者,必用之,兼治外感肌热,内伤骨热,失血遗精阴痿。”自晋代以来大量的医药文献中,均记载保存了黄柏的加工炮制经验。其炮制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,要求“细焙”后用。南北朝时期的《雷公炮制论》中有:“凡使,用刀削上粗皮了,用生蜜水浸半日,令蜜尽为度。凡修事五两,用蜜三两”的记载。李时珍谓:“黄檗性寒而沉,生用则降实火,熟用则不伤胃,酒制治上,盐制则治下,蜜制则治中。”经本草考证,诸本草对黄柏植物形态、功能、主治、产地质量、加工炮制等的描述,与现代应用基本一致。认为古代本草所记载的“檗木”、“黄檗”及“黄柏”均指现今的川黄柏;关黄柏为后起药材,历代本草无记载,1941年《朝鲜药局方》有记载,1957年《辽宁药材》有记载。